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跳水教案第一课时_《跳水》教案-报道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23 12:57:24

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跳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  一、教材分析

3、  《跳水》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作者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展示给读者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文中人物各有特点,语言运用熟练,人物刻画形象逼真。因此,本篇除抓训练重点以外,还应让学生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资料图】

4、  二、指导思想

5、  1.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使学生自始至终能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发现、自己获得。

6、  2.教师为主导。教师带领学生读得更深,体会得更细,悟到得更多,发现得更快,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得通过读或写表现出来。

7、  3.语文本体观。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可偏废,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同时在精神与情感上获得满足。

8、  三、总体安排

9、  第一课时,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跳出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组织及运用语言材料的精妙之处,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体会。

10、  四、教学准备

11、  多媒体课件。

12、  第一课时

13、  一、教学重点

14、  1.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

15、  2.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

16、  二、教学过程

17、  1.导入新课。

18、  2.明确学习目的。我们这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19、  3.看音像资料,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看完后提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0、  4.自由读课文,弄清事物间的联系。把描写事物之间联系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教师了解学习情况。

21、  5.交流汇报。

22、  ①这些事物之间发生了哪些联系?指名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23、  ②画出了哪些语句?指名回答,要求把画出的句子读出来。

24、  6.画图加深理解。

25、  ①大家知道了这些事物间的联系,下面我们用一幅图把这些联系表示出来,看谁做得与众不同。

26、  ②大家画完了,谁认为自己画得好就到黑板上来画给同学们看。指名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把自己画的讲给四人小组的其他人听。学生在黑板上画完后,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价。

27、  7.自由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8、  8.汇报交流。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

29、  9.小结。

30、  第二课时

31、  一、教学重点

32、  1.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3、  2.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用标点的独特之处。

34、  二、教学过程

35、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跳水》一课,上节课我们弄清楚了两个问题。这节课呢?我们还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36、  ①怎样写的?

37、  ②写得怎样?(板书)

38、  (二)弄清作者是怎样写的。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写清楚的?

39、  读后指名回答。(事情发展的顺序)

40、  在这一课中,事情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

41、  (起因:风平浪静,水手逗猴子。经过: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上。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把孩子救上船。)

42、  (三)体会写得怎样。

43、  1.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自然段或标点符号。用铅笔画下来,并且想一想好在哪里?

44、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5、  谁把自己画的讲给大家。教师提示: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一次只能讲一个地方,所以要把你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46、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适时出示课件中的句子,指导全班同学朗读。如果读不了,可以寻求帮助。你认为谁能帮你读好,就请谁。

47、  ①关于孩子的一段的读,要突出当时的紧张气氛及危急情况,主要从“情感”入手指导朗读。提示:现在就是你站在那个高高的桅杆的横木的一头,摇摇欲坠。

48、  ②关于船长的一段的读,除了提醒感叹号的语气外。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49、  ③关于最后一自然段的读,要突出水手的心情。这个不愿看到的结局与水手有关,因此他们的心情更是希望孩子能活下来,所以应该这样读。

50、  可在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让学生读。

51、  (四)课外练习。

52、  孩子得救了,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出示课件,课下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集。

53、  【评析】

54、  1.教学思路清晰。

55、  从教学设计来看,两课时的重点非常明确。第一课时,重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重语言形式的感知。能带领学生在语文教材中走一个来回。第一课时,改变了以往讲深讲透的做法。对文章的理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解是到位的。第二课时,重点转移,使学生能跳出教材的内容,使教材真正成为一个例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知语言形式,为“写”做好铺垫。

56、  2.学生主体性突出。

57、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找联系、说联系、画联系;第二课时中让学生画语句、读语句、评文章。即紧扣教材的重点,又敢于让学生去读、去说、去评。反映出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强了指导,如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去读。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以充分发挥。

58、  3.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

59、  教师重视了读。第一课时中的感知读、理解读,第二课时中的体会读、感情读。整个教学过程读的分量很重。读的形式不多,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在读的基础上,教师不是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又是体验者。学生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了情感体验。应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知与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60、  学生视角

61、  本篇课文讲述的故事紧张、惊险,学生定会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62、  难点

63、  学生对“甲板”“桅杆”等船上:的设施知之较少,理解上有—定的难度。

64、  教师思考

65、  这是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描写精彩生动、引人人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教学时应注意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联系的变化和发展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以课文中的故事为载体,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和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66、  重点

67、  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中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68、  设计特色

69、  以研读为主,探究式学习;

70、  信息资料

71、  1.有关帆船结构的图片或其他资料。

72、  2.师生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及其他作品资料。

73、  [教学要求]

74、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75、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76、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77、  4.朗读课文。

78、  [教学时数]

79、  2课时

80、  教学过程

81、  第1课时

82、  教学目的

83、  1.理解课文内容。

84、  2.学会生字、新词。

85、  3.朗读课文。

86、  教学流程

87、  一、联想,导入新课

88、  师板书课题,问:文章题目使你想到了什么?

89、  如果下面不是水,而是陆地或别的物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90、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文章。

91、  (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推断能力;交待作家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引发阅读的兴趣。)

92、  二、提出研究课题

93、  自读课文,自定研究课题。

94、  如:危急时刻,船长为什么要那样做?……

95、  小组交流,充实课题。

96、  全班汇报,教师点拨,筛选出几个有价值的课题。

97、  (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98、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99、  1.教师提供几种研究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自定研究形式。

100、  2.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究。

101、  3.组织全班交流:

102、  4.引导学生进行自评

103、  (初步体验探究式学习的全过程+感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并始终关注评价机制,搞好调控。)

104、  四、研究朗读课文

105、  1.引导学生研究如何才能读好课文。

106、  2.引导分析重点句。

107、  3.组织学生分组朗读。

108、  (通过自主朗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109、  第2课时

110、  教学目的

111、  1.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112、  2.通过扩展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13、  教学流程

114、  一、课内扩展,充实语文小课堂

115、  1.谈谈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样想的。

116、  2.如果你是一位碰巧目睹了这件事的记者,你会问谁什么问题?

117、  3.当孩子被救上来以后,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样说?

118、  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  水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  4.请把这个故事写成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122、  5.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交流。

123、  (利用课文的空白、角色的特点引导学生养成体验角色、换位思考的习惯,对于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及培养创造性思维都是非常有利的。)

124、  二、课外扩展,走进语文大课堂

125、  1.形容处境危险、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与大家交流一下。

126、  2.把你所知道的遇事机智、当机立断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27、  三、课堂练习,

128、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5个字。

129、  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  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32、  龇牙咧()心()胆战

133、  四、实践活动

134、  找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135、  板书

136、  跳水

137、  孩子遇险

138、  孩子追猴

139、  猴逗孩子

140、  当机立断

141、  跳水

142、  父亲举枪

143、  孩子得救

144、  水手追猴

145、  活动目标:

146、  1.在情景中,练习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

147、  2.能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

148、  活动重点:

149、  练习双脚并拢从高处往下跳。

150、  活动难点:

151、  能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

152、  活动准备:

153、  宽25厘米、高20厘米的平衡木,鸭妈妈头饰一个。

154、  活动过程:

155、  一、鸭妈妈带领宝宝做准备活动。

156、  1.教师戴着鸭妈妈头饰一摇一摆走到宝宝们面前。

157、  师:嘎嘎,看,我是谁呀?对了,我是鸭妈妈,天太热了,鸭宝宝们跟着妈妈到河里去游泳,好吗?

158、  2.鸭妈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159、  模仿动作:梳头、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带领幼儿做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和腿部运动。

160、  师:鸭宝宝们快来和妈妈一起准备出发了。

161、  二、鸭妈妈带领宝宝学跳水。

162、  (一)鸭宝宝探索跳水的动作。

163、  1.师:鸭宝宝们,前面就是一片池塘了。怎样跳水呢,哪个宝宝来做一做动作?

164、  2.幼儿上前尝试做动作从高处往下跳。教师在情景中,点评,如:“这个鸭宝宝重重的跳进池塘里,水溅的好高呀。”

165、  (二)鸭妈妈示范跳水动作。

166、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从上往下跳的动作:小脚并拢站在岸上,小手前后摆动,一二三往下跳。

167、  2.提问:鸭妈妈是怎么跳的?

168、  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动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清楚要领。

169、  (三)鸭宝宝练习跳水动作。

170、  1.教师组织幼儿8人一组,指导幼儿轮流练习跳水动作。(练习两到三次。)

171、  2.教师请动作协调的幼儿上前展示跳水动作。

172、  三、游戏:小鸭跳水。

173、  1.游戏导入

174、  师:鸭宝宝们,跳水的本领都学会了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跳水,去池塘里面游泳吧。

175、  2.鸭宝宝跳水

176、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听口令从上往下跳到池塘里游水。游戏可反复进行2~3次。

177、  3.总结

178、  教师表扬幼儿乐意参与跳水游戏。

179、  四、游戏结束

180、  鸭妈妈带领幼儿游回家休息。

181、  一、素质教育目标

182、  (一)知识教学点

183、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184、  (二)能力训练点

185、  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186、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

187、  (三)德育渗透点

188、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189、  二、学法引导

190、  (-)教师教法

191、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192、  (二)学生学法

193、  读书感悟、讨论、交流。

194、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95、  (-)重点

196、  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197、  (二)难点、疑点

198、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199、  (三)解决办法

200、  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201、  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202、  让学生看相关演示,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从而悟出船长的办法是最佳方案。

203、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204、  (一)教师活动设计

20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学习时间、演示、引导与点拨。

206、  (二)学生活动设计

207、  读书:默读,有感情地朗读。

208、  探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批注。

209、  小组研讨。

210、  班上汇报、交流。

211、  五、教学步骤

212、  第一课时

213、  (一)激趣导入

214、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那可是一种惊险、刺激的体育比赛项目呀!不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相信你读了课文以后,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

215、  板书:8跳水

216、  (二)初读课文

217、  l、观看视频,了解故事内容。

218、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219、  汇报初读情况。

220、  (1)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

221、  ①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222、  ②理解词语。

223、  自由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24、  (2)交流初读印象。

225、  ①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226、  ②对于文中的船长印象最深,他是个有头脑的人。

227、  (3)质疑问难。

228、  ①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

229、  ②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230、  ③有没有其它方法救孩子?

231、  (4)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32、  (三)作业

233、  读熟课文。

234、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35、  第二课时

236、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37、  指名读全文。

238、  说说已懂了什么?

239、  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

240、  (二)探究课文

241、  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

242、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

243、  班上汇报与交流。

244、  关于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及孩子处境怎样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如下内容:

245、  (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246、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尴尬。)

247、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248、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249、  引导: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250、  (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

251、  (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

252、  (3)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253、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254、  (4)引导: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

255、  (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56、  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257、  ②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难以回转身来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58、  (5)帮助:给学生提供图片投影片或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桅杆的高(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

259、  (6)引导:形容处境危险,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260、  (7)训练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261、  关于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弄懂以下原因:

262、  (l)船长手里正拿着枪。

263、  (2)船长肯定很着急,他可能想:必须马上让孩子离开危险境地,怎样才能使孩子听从命令呢?枪是最有威力的,借助枪的威胁可督使孩子服从命令,尽快跳水。

264、  引导: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265、  (l)跳水至少有如下优势:

266、  ①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

267、  ②往水里跳因为水的浮力而不会摔伤。

268、  ③船上有水手可以救助。

269、  ④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

270、  (2)其他办法也许会有:

271、  ①甲板上铺上厚厚的棉被,让孩子跳。

272、  ②水手们手挽手,站在甲板上接着。

273、  ③求助飞机援救。

274、  (3)分析每种办法的可行性。

275、  让学生感悟出铺棉被既费时又不一定与孩子下落位置一致;用人接因距离太远冲击力过大也不一定安全;求助飞机则更需要时间。比较之后,学生不得不佩服船长,因为他的办法既节省了时间,又很安全。

276、  (三)总结扩展

277、  通读全文。

278、  把自己学文后的收获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79、  (要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做事前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有分寸等。)

280、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281、  (四)指导书写生宇

282、  (五)布置作业

283、  通过上网查寻或其他方式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作者。

284、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285、  一、活动目标:

286、  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87、  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288、  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289、  二、活动准备:

290、  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钢珠、塑料珠、彩泥珠若干,分别将这些珠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91、  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292、  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293、  三、活动过程:

294、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

295、  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钢珠),来和这两个珠珠大声招呼吧!

296、  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钢珠呢?

297、  (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

298、  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

299、  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

300、  木珠宝宝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呢?一起来学一学。

301、  告诉你们哦,老师也有一个方法来表示木珠浮在水面上,看,这个箭头朝上,就表示浮在水面上。

302、  钢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

303、  钢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钢珠沉下去了”

304、  可以用动作来做一做沉下去吗?一起来试一试。

305、  刚刚浮在水面上时箭头是朝上的,那么沉下去箭头朝哪里呢?

306、  (三)幼儿操作

307、  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看看都有谁呀!

308、  猜猜玻璃珠跳下水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塑料珠呢?彩泥珠呢?

309、  到底会是怎样的,请小朋友们动手试试吧,仔细观察哦!

310、  刚刚小朋友们都帮助了珠珠跳水,谁来告诉我,玻璃珠宝宝是浮在水面上了还是沉下去了?用哪个箭头表示?(请幼儿贴)

311、  我们发现小朋友猜想和验证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动手试一试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哦。

312、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放到水里也会沉下去或浮起来,请大家回去找一找哦。

313、  教学目标:

314、  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15、  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16、  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317、  重点难点:

318、  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319、  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320、  教学过程:

321、  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

322、  谈话:

323、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

324、  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

325、  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326、  出示:取乐放肆

327、  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

328、  出示:桅杆

329、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330、  出示:不知所措

331、  提问:什么意思?

332、  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

333、  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334、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335、  学生:指名读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336、  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

337、  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

338、  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

339、  学生:读课文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340、  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

341、  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42、  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343、  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

344、  (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万分紧急等)

345、  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

346、  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

347、  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348、  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349、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

350、  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得救了。

351、  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

352、  (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

353、  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354、  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处事冷静、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世界了。

355、  五、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356、  提问: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357、  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课件导图)

358、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

359、  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但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孩子理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

360、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361、  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62、  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们说:孩子的冲动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我们要引以为戒。而水手们虽说与孩子很熟悉,就像我们同学之间,但开玩笑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会伤及性命。我更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像船长那样处事冷静果断的人。

363、  板书设计:

364、  跳水

365、  情况危急—————急中生智—————处事冷静、果断

366、  孩子船长

367、  父亲

368、  活动目标:

369、  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370、  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71、  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372、  活动准备:

373、  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将木珠、玻璃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374、  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75、  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376、  活动过程:

377、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

378、  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导幼儿与珠珠打招呼)

379、  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玻璃珠呢?

380、  (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

381、  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学说“咕咚”)

382、  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

383、  玻璃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

384、  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385、  (三)幼儿操作

386、  仔细听,谁在说话啊……原来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387、  每个幼儿1盒珠珠,把它们抛入水中,观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88、  收拾整理玩具,活动结束。

389、  活动目标

390、  建立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喜欢活动,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391、  能从高20—30厘米处往下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39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幼儿大肌肉能力,培养幼儿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393、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94、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395、  重点难点

396、  教学重点:从高20—30厘米处往下跳,轻轻落地。保持身体平衡。

397、  难点:分别从正面、侧面、后面往下跳

398、  活动准备

399、  体育器材若干平衡木海豚头饰

400、  录音机磁带(运动员进行曲)

401、  活动过程

402、  《运动员进行曲》引出宝宝们这首曲子好听吗?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当运动员吧!

403、  幼儿随《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热身运动。

404、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站在平衡凳上,两手前后自然摆动,身体向下稍蹲下,再充分向上伸展,然后跳。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膝盖稍弯曲呈蹲状。正、侧、背示范三次。

405、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请跳得好的幼儿做示范。

406、  玩“跳水运动员”的游戏。

407、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下正跳。在水池里学小动物动作。

408、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下侧跳。在水池中学海豚。钻圈运动。

409、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后跳。去海洋馆活动。

410、  平地学习跳水的方法

411、  正跳、侧跳、后跳

412、  1)站在跳台上向跳

413、  跳到水池中,学习正小动物行走,小鱼游、青蛙跳、鸭子走、乌龟走等。

414、  2)小乌龟说你们敢不敢从侧面往水里跳呢?让我们从这条小路走过去吧!

415、  站在跳台上侧跳

416、  小朋友们看过海豚表演吗?

417、  在池内钻圈游戏

418、  3)从高处走向跳台,进行后跳

419、  活动延伸:

420、  海豚要请我们去海洋馆。

421、  第一课时

422、  教学目标

423、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认、会用。

424、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425、  教学过程

426、  一、出示课文题目

427、  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跳水比赛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小朋友们写的故事《跳水》比跳水比赛还要有趣、精彩。

428、  2.齐读课文题目

429、  二、自读课文

430、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431、  2.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请你认真读课文,想个办法个让别的同学很快地知道故事内容。

432、  3.交流:你用什么办法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

433、  (1)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434、  (2)列提纲或小标题

435、  (3)画图

436、  (4)小组表演

437、  (三)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或图示法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438、  (四)再读课文

439、  1.认真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40、  2.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读读写下的感受

441、  3.讨论:你为船长的办法怎样?你觉得还有别的办法吗?

442、  (五)分组读课文

443、  分组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小组内相互解答。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讲读课文时大家共同解决。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444、  第二课时

445、  就学目标

446、  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

447、  教学准备

448、  课件

449、  就学过程

450、  (一)读课文,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

451、  1.回顾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跳水》,齐读课文题目。

452、  2.用逆推法回忆课文内容。

453、  谁跳水?为什么跳?从什么地方跳了?孩子为什么会到那个地方?猴子为何这样放肆?

454、  3.读课文,完成跳水图。

455、  (1)故事的发生、发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进行的。自由朗读课文,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箭头标出来,并用最简洁的动词连起来。

456、  (2)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457、  (3)指名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

458、  (4)师生交流。

459、  4.看图讲讲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460、  (二)指导朗读精彩句段。

461、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462、  具体表现在文中拿起地方?找出有关句子

463、  1.趣:猴子的、淘气、顽皮。

464、  2.险: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顶端的危险处境。

465、  3.智: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险为夷。

466、  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467、  (三)换角色讲故事

468、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讲给别人听?

469、  1.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想?

470、  2.你如果你是那条船上的一名水手,你会怎么讲?

471、  4.如果你是船长,你会重点讲些什么?

472、  5.那只种顽皮的猴子也想把这个惊险而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的猴子听,你能替那只猴子讲讲吗?

473、  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色分组联系生活讲故事,然后分别请四名学生担任一个角色到前面讲

474、  想象表演,完成作业

475、  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写一段话。

476、  板书设计

477、  跳水

478、  [教学目标]

479、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480、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481、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482、  [教学重难点]

48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484、  [教学课时]2课时

485、  第一课时

486、  教学过程

487、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488、  (师板书课题——跳水)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谁跳水?为什么跳?谁让他跳?结果怎样?)

489、  简介作者——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490、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491、  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492、  (1)画出本课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493、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494、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495、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后师生评议。

496、  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

497、  三、品读第1—4自然段,体会猴子的放肆,孩子的生气。

498、  教师指着板书,问: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就为了那顶帽子?那顶帽子就那么值钱吗?请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499、  课件出示要求:

500、  (1)学生边读书边做批注。

501、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502、  (3)班级汇报。

503、  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504、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505、  (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506、  (2)“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507、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508、  (3)“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09、  (猴子放肆到了极点,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离桅杆一米多的地方,还做着怪样逗孩子。此时孩子被惹怒了,气急了。)

510、  “孩子气急了”为了取回帽子,“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11、  四、布置作业。

512、  写生字。

513、  收集有关形容情况紧急和情况危险的成语。

514、  第二课时

515、  教学过程

516、  一、谈话引入,直奔主题

517、  同学们,当你们有危险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想办法救人)对呀,做父母的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那你们见过这样一位父亲吗?(课件播放父亲用枪瞄准孩子的那一幕)居然用枪来瞄准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518、  二、以读促思,体会孩子的危险

519、  你是从哪里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学生读,要求读出“危险”的感觉)

520、  (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文字上体会):

521、  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522、  ②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523、  (2)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图片上体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处境——难以回转身,直观感受紧张氛围。

524、  (3)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孩子现在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525、  齐读,再次感受孩子处境的危险。

526、  齐动脑,想办法。

527、  (1)怎么办?孩子的两条腿在发抖,我们得想办法救他才行。(学生各抒自见)

528、  (2)讨论,分析学生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529、  过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530、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孩子面临的危急情况?

531、  三、读中悟,体会船长的机智、冷静

532、  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船长是怎么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33、  引导读,感受船长的机智、冷静、果断。

534、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水手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水手与船长对比)

535、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从哪里体会到的?(立刻)

536、  四、体会船长对儿子深深的爱

537、  在船长刚喊出“三”孩子往下纵身一跳。孩子得救了吗?齐读第6自然段。

538、  质疑:“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你觉得长吗?这里说“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矛盾呢?为什么?(每一秒都决定了孩子的安危)

539、  展开讨论:如果当时不跳水,作为父亲的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呢?船长用枪逼自己的孩子跳水,他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了?

540、  五、总结升华,回归文本

541、  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

542、  齐读第5自然段,再一次感受船长的沉着、果断、机智的人格魅力。

543、  [教学反思]

544、  怎样做到不动声色地把学生带进故事当中呢?讲到那里,我播放了“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那一幕的视频短片,视频中生动形象的画面与人物的对话配合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把学生带到故事发生的现场——船上,感受那种紧张的气氛,学生学得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不一定多就是好,一定要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才能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令文章增添不少色彩。如果单单靠文字的描述,少了这段动画片的帮助,我想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545、  除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对于孩子处于危险那部分,引导学生专心地、投入感情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课上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进一步体会,从而使学生更加入情入境。在讨论想办法使孩子脱险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真正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明白在当时只有这个办法是最好的。从而感受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这都是源自于船长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这是极大的人格魅力的进一步的展现。

546、  教学要求

547、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548、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49、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模仿、显然造句。

550、  4.朗读课文。

551、  教学重点

552、  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553、  教学难点

554、  学生认识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555、  教学时间二课时

556、  教学设计

557、  第一课时

558、  一、教学目标

559、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60、  (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561、  (三)读课文,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562、  二、教学重点

563、  (一)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564、  (二)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565、  三、教学难点

566、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67、  四、教学过程

568、  (一)揭示课题。

569、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跳水》,请大家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570、  教师边叙述边板书课题:

571、  (板书:《跳水》)

572、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设疑,展开想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深入课文之中,由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

573、  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

574、  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是怎样的?等等。

575、  (二)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576、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577、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578、  课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出来。

579、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

580、  (三)分段、概括段意。

581、  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事情发展的过程,初步认识事物是在相互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结束的。

582、  谁来谈一谈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各是什么?

583、  (起因:水手们取乐猴子,猴子十分放肆;发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子走上高最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584、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并概括段意。

585、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第二段(第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第四段(第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586、  (四)检查预习。

587、  1.填写生字表。

588、  2.读准字音。

589、  本课生字(艘、撕是平舌音,要注意读准。)除生字外,还有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如:龇应读z9。龇牙易读成c9y2,这是错误的。

590、  桅应读w6i。易读成w7i。

591、  即应读j0,不能读成j@。

592、  唬应读成轻声hu。

593、  3.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594、  环游:环绕地球旅游。

595、  风平浪花静:指江、河、湖、海等水面上没有风,没有浪,十分平静。

596、  模仿: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去做。

597、  放肆:言行轻率,毫无顾忌。

598、  开心:①心情快乐舒畅;②戏弄别人,使自已高兴。

599、  桅杆:船舶甲板上竖立的高杆,用于挂帆或信号、装置无线、支持观测台等。吓唬:恐吓;使害怕。

600、  灵巧:灵活而巧妙。

601、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龇:(牙齿)露在外边。咧:嘴角向两边延伸。本课用来形容大猴子做怪相的样子。

602、  摇摇晃晃:摇摆不定。

603、  瞄准:对准目标,使射出或扔出的东西命中目标。

604、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605、  纵身: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

606、  4.形近字组词:

607、  艘(五艘)撕(撕碎)

608、  搜(搜集)嘶(嘶哑)

609、  瞄(瞄准)桅(桅杆)

610、  描(描绘)脆(干脆)

611、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612、  近义词:

613、  环游周游

614、  缓缓慢慢

615、  庄严庄重

616、  沉痛悲痛

617、  矫健强健

618、  身躯身体

619、  哭泣抽噎

620、  慈祥慈爱

621、  面庞面容

622、  反义词:

623、  焦急耐心

624、  幸福痛苦

625、  慈祥威严

626、  醒悟迷惑

627、  放肆规矩

628、  (五)分组读课文。

629、  分组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小组的同学相互解答,质疑问难。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在讲读课文时大家共同解决。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630、  (六)作业。

631、  1.熟读课文。

632、  2.抄写生字、生词。

633、  一、导入:

634、  同学们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昨天同学们热情欢迎的笑脸还留在我脑海中,今天,看到同学们精神饱满、坐姿端正,张老师特别高兴。现在到了我们共同学习的时间。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托尔斯泰先生笔下的《跳水》。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内容,相信同学们已被文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这节课我们将在品味大师留给我们的佳作中,展现思维的火花,进行智慧的碰撞,同样相信大家会有精彩的表现。

635、  二、课文整体回顾:

636、  指名学生说一说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637、  三、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638、  以“你认为这个惊险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是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

639、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指导朗读。

640、  预设一:猴子起着关键性作用。

641、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猴子有哪些放肆的举动?引导学生想象猴子放肆的动作,绘声绘色的朗读。

642、  (板书:猴子爱取闹行为放肆)

643、  预设二:水手在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644、  引导学生汇报文中描写水手的句子,体会水手的三次大笑,对猴子的放肆和孩子身陷险境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645、  (板书:水手太放松忽略危险)

646、  预设三:孩子在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647、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文中描写孩子追猴子的有关语句,体会孩子的心情。解决问题“他为什么非要追回帽子?”

648、  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播放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中之感。朗读体会孩子处境的危险。

649、  (板书:孩子太鲁莽缺乏思考)

650、  预设四:船长在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651、  当学生说出是船长在危急时刻想出了办法时,发散思维:你有解救孩子的办法吗?

652、  随着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用大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孩子不跳水,他会不会开枪?孩子是听明白了他爸爸的话还是怕被父亲枪毙?……

653、  用换词的方法感受“立刻”所表达的时间的短促,通过朗读体会叹号所表达的果断语气,体会用跳水这一办法孩子获救的可能性最大。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对学生的朗读师生进行客观评价。

654、  (板书:船长很冷静机智果断)

655、  孩子得救了,我们悬着的心也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

656、  四、畅谈收获,感情朗读。

657、  师:学习托尔斯泰先生这篇佳作,我相信在座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可以以“我想对文中的

658、  说——”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谈自己的收获或想法。

659、  预设:有的学生还可能反省自己以前的错误做法,教师及时做好引导。

660、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朗读课文,可以是全篇,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读准字音,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661、  五、迁移运用,课堂练笔。

662、  有的同学觉得故事还没有写完:那只猴子呢?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是怎样的情景?

663、  请同学们做一次托尔斯泰,把故事接着写下去。能写多少写多少,我们不以多少论英雄,只要能写自己的想法就好。

664、  根据时间确定是否让学生课上宣读展示。

665、  板书设计:

666、  跳水

667、  猴子爱取闹行为放肆

668、  水手太放松忽略危险

669、  孩子太鲁莽缺乏思考

670、  船长很冷静机智果断

671、  教学目标:

672、  学会本科7个生字,正确读些生字新词。

67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7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船长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果断的性格,学习他处理问题的方法。

675、  教学重点、难点:

676、  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677、  教学准备:

678、  布置学生查找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679、  教学时间:

680、  两课时

681、  第一课时

682、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683、  教学过程:

684、  一、板书课题,创设情景导入

685、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文《跳水》。(板书课题)

686、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687、  引导学生看课题想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汇集起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例如:谁跳水?调试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688、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689、  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并在文中标出。同桌之间互读生字及生词。

690、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691、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692、  三、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693、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694、  讨论故事的主要内容。

695、  找生回答,教师随之板书:猴子撕帽子孩子爬上桅杆。孩子走到横木上遇到危险。船长开枪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696、  四、巩固延伸

697、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698、  布置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699、  第二课时

700、  教学目标:合作探究,研读重点段落

701、  教学过程:

702、  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703、  二、合作探究,学习重点段落。

704、  读课文,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705、  投影显示: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706、  教师叙述猴子“放肆起来”的原因,学生接着说“放肆”的结果。

707、  学生叙述猴子“放肆起来的原因”,教师揭示“放肆”的结果。

708、  用“显然”说一句话。

709、  由于猴子的放肆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学生读相关的段落。

710、  猴子是怎样都孩子的?(画出表示猴子动作的词语,然后读一读,体会体会,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动词代替)

711、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同位讨论:只要一失足,结果会怎样;即使拿到了帽子,结果会怎样。

712、  默读课文,说说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

713、  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孩子?(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714、  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小组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715、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觉得四十秒时间太长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夺回帽子?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做?

716、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717、  教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718、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719、  跳水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尔斯泰写这个故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

720、  (1)遇到危险,头脑要冷静;

721、  (2)遇到问题,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去解决;

722、  (3)开玩笑不能太过分。

723、  四、拓展延伸,启发想象

724、  这件事过后,孩子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什么?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他们想说得说出来。

725、  教学要求:

726、  1.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727、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728、  3.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729、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730、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31、  教学重点:

732、  1.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733、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734、  教学难点:

735、  引导学生弄清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736、  教学时间:3课时。

737、  教学过程:

738、  第一课时

739、  一、揭示课题

740、  教师板书课题:跳水

741、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742、  2.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743、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

744、  二、教师范读课文

745、  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746、  (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747、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748、  1.读课文,学生字。

749、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750、  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

751、  四、检查自学效果

752、  1.读生词:一艘、放肆、胳膊、海鸥、瞄准

753、  风平浪静摇摇晃晃

754、  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艘

755、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756、  五、再读课文

757、  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

758、  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

759、  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

760、  第一段(2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761、  第二段(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762、  第三段(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763、  3.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764、  六、作业

765、  1.抄写生字、生词。

766、  2.练习朗读课文。

767、  第二课时

768、  一、通读全文

769、  复习课文分段情况和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770、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771、  1.学生默读课文。

772、  思考:

773、  ①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774、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775、  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776、  (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777、  2.读句子。

778、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779、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780、  3.指导朗读。

781、  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782、  练习读→指导读→指名读→同桌对读

783、  4.概括段意。

784、  三、学习第二段

785、  默读思考:

786、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指导学生按顺序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787、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话。

788、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789、  读句子。

790、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791、  (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

792、  3.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793、  (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794、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795、  第三课时

796、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

797、  1.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798、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799、  (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800、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801、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802、  4.指导朗读、概括段意。

803、  二、再读课文

804、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805、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于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孩子丢开桅杆,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命令跳水。

806、  三、指导造句

807、  四、练习朗读课文

808、  学习目的:

809、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810、  了解猴子、孩子、水手、船长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联系的发展、变化。

81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12、  学习重点:

813、  理解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814、  学习过程:

815、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816、  二、引导学习第四自然

817、  质疑、激发辩论。

818、  品读段中突出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819、  积累词语:段中哪几个词最能说明当时情况十分危急。

820、  追索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原因。

821、  三、教师带领学习第一自然段

822、  引导理解猴子更加放肆的原因。

823、  结合词语理解,谈谈所讲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824、  小结学法,抓重点词、分析事物间的联系。

825、  四、学生自学二、三自然段

826、  五、学习五、六自然段

827、  大家一起为救孩子想办法。

828、  品读五自然段,了解船长救孩子的办法。

829、  说说从船长身上得到的启发。

830、  六、总结全文、练习分析本段以及全文所讲到的事物间的联系。

831、  七、这件事过后、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说?

832、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说?

833、  如果你是水手,你会怎么说?

834、  教学要求:

835、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836、  教学重点:

837、  理解事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发展和变化的。

838、  教学难点:

839、  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840、  教学构想:

841、  教学中应抓住事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发展和变化的这一条线索来理解课文内容。介绍作者引入新课,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重点逐段学习。

842、  教学准备:

843、  生字卡片、录音带、投影片。

844、  教学时间:

845、  2课时

846、  第一课时

847、  教学内容:

848、  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抓住重点逐段学习。

849、  学习过程:

850、  一、激趣导入。

851、  《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介绍托尔斯泰)

852、  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853、  指名读课文。

854、  二、初步理解课文,给课文分段。

855、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的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结果怎样。再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856、  学生自学,巡视指导。

857、  讨论交流。

858、  (1)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事情是怎样引起的?水手逗猴子取乐,有哪几个原因?两个:一是完成了任务,心情愉快;二是风平浪静,水手们没有什么事情。

859、  (2)猴子怎样把玩笑开到孩子身上的?(让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说。)

860、  (3)孩子为什么会走到顶端的横木的?

861、  (4)结果怎样?

862、  (5)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863、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

864、  孩子为什么追猴子?(因为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笑他,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865、  划出猴子放肆的句子,划出水手的表现,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866、  孩子遇到生命危险,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867、  理解“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掉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868、  理解“甲板上的水手都吓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869、  理解“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870、  谁出现了,他是怎样使孩子转危为安的?

871、  水手们救孩子只用了四十秒钟,为什么大家觉得四十秒钟的时间太长了?

872、  四、练习朗读课文。

873、  五、从课文中,你觉得孩子的得救有几方面的原因?有什么启发?

874、  作业设计:

875、  感情朗读课文

876、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877、  第二课时

878、  教学内容:

879、  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理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白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

880、  学习过程:

881、  一、检查朗读。

882、  同桌互读互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883、  指名朗读。

884、  二、引导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

885、  孩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886、  (1)客观上:猴子的戏弄,水手们的笑,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887、  (2)主观上:孩子在气急了的情况下,没有考虑事情的后果。

888、  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889、  (1)是船长果断逼孩子跳水;

890、  (2)是孩子及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往下一纵身”跳到了水里;

891、  (3)是水手们在短短的四十秒中里就把孩子救上了甲板。

892、  三、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最深切的体会畅所欲言)

893、  学生可能会想到:

894、  遇到危险的情况要像船长那样冷静果断的采取措施。

895、  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意识生气而不顾危险。

896、  开玩笑要注意分寸,等等。

897、  四、写一写读后感

898、  说说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899、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此类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

900、  把你所想到的写下来。

901、  作业设计:

902、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903、  感情朗读课文。

904、  活动目标:

905、  知道儿歌的名称,学念这首儿歌。

906、  幼儿能向小青蛙学习,游泳不怕水。

907、  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908、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909、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910、  活动过程:

911、  出示青蛙,引起幼儿兴趣。

912、  ――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

913、  欣赏儿歌

914、  ――教师边念儿歌边放

915、  ――为什么说小青蛙的胆子大?

916、  ――它是怎么跳下水的?

917、  游戏――跳水

918、  ――幼儿学做小青蛙(每个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919、  讨论:

920、  我们怎么像小青蛙学习?

921、  附:跳水

922、  小青蛙,胆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923、  “扑通”一声挑下水,心里乐的笑哈哈。

924、  活动反思:

925、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所以孩子们整个活动很积极,效果很好。

926、  教学目标:

927、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认读字。

928、  能力目标: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关联词语造句。

929、  情感目标: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并练习归纳。

930、  教学重点:

931、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船长是怎样一个人。

932、  教学难点:

93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格,并能正确表达。

934、  查阅资料:

935、  教学具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936、  教学过程:

937、  第一课时

938、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939、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2课《跳水》。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结合预习能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吗?

940、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941、  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942、  课题质疑,初步感知课文,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943、  (1)我们知道,读一篇文章,从接触题目开始,看到“跳水”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把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一下,就是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么样?跳水的结果又如何?)

944、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解决问题。

945、  交流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

946、  布置作业

947、  (1)抄写生字新词。

948、  (2)熟读课文,试着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949、  第二课时

950、  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95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952、  二、浏览课文,回顾内容

953、  请学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954、  三、细读课文,感受理解

955、  (一)引导学生通过读简单了解跳水的起因。

956、  (二)引导学生抓住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感受孩子遇险的情景。

957、  请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表格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把描写“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的词句画一画,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958、  小组交流学习:

959、  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960、  师:孩子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呢?

961、  重点体会两句话:

962、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重点指导朗读)体会完后问学生还能用哪些词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或情况的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万分危急……)目的是进行词语积累。

963、  体会后问:难道这顶帽子就真的这么贵重,值得孩子不顾危险地去追猴子?

964、  师小结:孩子准是被调皮的猴子气昏了头,一心只想着取回帽子,挽回面子,其余的可什么也没想了,就这样,孩子冲动的、不计后果地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困境。

965、  (三)引导学生从船长的办法,体会人物品质。

966、  用一句话概括船长的办法。

967、  想一想,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办法,为什么?

968、  通过这一段的描写,说说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来的?(小组讨论)沉着镇定、机智果断

969、  指导读船长的两句话。

970、  自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结果怎样。

971、  (四)创设情景,拓展教材。

972、  孩子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可对孩子说、对船长说、对水手们说)

973、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974、  课后反思:

975、  教师:能指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不足:在概括主要内容方面有部分学生抓不住重点。

976、  教学目标:

977、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978、  会用“只要……就……”或“即使……也……”造句。

979、  能根据“提纲”复述故事,能展开想像进行说话。

980、  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981、  重点难点:

982、  会用“只要……就……”或“即使……也……”造句。

983、  能根据“提纲”复述故事,能展开想像进行说话。

984、  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985、  教学工具:

986、  多媒体工具

987、  教学过程:

988、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989、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紧急关头,急中生智的人物。

990、  板书课题:《跳水》。

991、  (学生读课题。)

992、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993、  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

994、  学生按要求预习。

995、  检查指导。

996、  (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

997、  环游世界风平浪静放肆桅杆龇牙咧嘴瞄准

998、  (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999、  (3)说说课文大意。

1000、  介绍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001、  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

1002、  教师:默读课文。这是一篇写事的课文,我们找找看,哪几小节写事情的起因,哪几小节写事情的经过、,哪几小节写事情的结果。

1003、  (学生交流。参考答案:第1节写事情的起因,第2——5节写事情的经过,第6——7节写事情的结果。)

1004、  完成思考题。

1005、  (1)船长的儿子为什么会爬上那么高,那么危险的桅杆横木?

1006、  (2)水手和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具体表现在哪里?

1007、  (3)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要让孩子往海里跳?

1008、  (4)孩子最后为什么要听父亲的话?

1009、  (5)40秒时间长吗?为什么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

1010、  (参考答案:略。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1011、  读句子,思考。

1012、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会哭笑不得?)

1013、  (2)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钟时间太长了?)

1014、  读课文,想想船长为什么对孩子发出“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的命令(参考答案:这是为了救孩子。其实,这也是能救孩子的方法。请学生理解船长的果断和急中生智。)

1015、  教师:请大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016、  (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017、  四、课后小结。

1018、  课文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o尼古拉耶维奇o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写一艘帆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水手们逗弄猴子,猴子又戏弄孩子,结果孩子追猴子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的横木。在紧急关头,孩子的父亲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他脱离了危险。文章以“取乐”引出事情,以“帽子”推动事情发展。

1019、  活动目标

1020、  1.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能做到落地轻稳。

1021、  2.了解跳水的简单规则和几种不同的泳姿。

1022、  3.喜欢和同伴一起参与运动活动,有愉快的运动体验。

1023、  4.能主动帮助收拾整理运动器材,并整齐地放回原处。

1024、  活动准备

1025、  材料准备:单元筒6个、体能棒3根、双单元砖12个;小椅子10把、35~40厘米高的桌子4个。

1026、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单双脚跳、正面钻等基本动作。

1027、  活动过程

1028、  1.热身活动

1029、  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1030、  2.集体游戏

1031、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先跨跳过“跨栏”(用单元筒、体能棒组合成的);爬上“跳台”(小椅子或小桌子充当),然后跳进“游泳池”(双单元砖、小椅子和小桌子围成)。

1032、  (2)教师带领幼儿开始游戏,指导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

1033、  3.放松整理

1034、  幼儿四散站立,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跟老师模仿自由泳、蛙泳、仰泳的动作。稍事休息后,教师带领或指导幼儿将材料归放好。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